这一期的读书交流会我们继续分享乌申斯基的著作——《乌申斯基教育论著选》。在本次讲解的内容中,乌申斯基主要针对教育在物理、生理层面与哲学方面的观点进行论述,阐释了教育在各个层面与哲学、科学的联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读书分享吧!
【作者简介】
康士坦丁·德米特利耶维奇·乌申斯基(Konstantin Dmitrievich Ushinsky ,1823-1870)是俄国卓越的教育家,俄国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和教科书编写者。
他的著作是当时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目,所以他又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乌申斯基生于俄国的土拉,在他父母的一个小庄园里度过了童年。21岁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22岁被任命为一家法律学校的代理教授。
【读书分享目录】
一、物质的概念
二、力的概念
三、物质和力的关系
四、教学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概念
在本书中,乌申斯基虽然没有直接定义“物质”,但他在讨论生理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物质的概念。物质作为构成世界的基础,是任何生命活动和非生命现象的基础。在乌申斯基的论述中,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的特性,它是构成有机体(包括人体)的基本单元,也是各种生理和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这与现象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
传统看待事物的观点是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来审视,但现象主义批判了这一观点,它提出人认识世界实质上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物质(客观实在)、意识(主观),以及人本身(客观物质载体)。人认识一切的基础是存在感受器,即人体。温度是零下五摄氏度,这是一个客观实在,但是没有视觉,我们看不到温度计,没有神经感受,我们认知不到冷暖,缺乏了认知事物的载体,我们自然也就无法认识客观世界,更何谈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呢?有了人体这个载体我们才能对零下五摄氏度这样一个客观的温度产生主观反映,从而认知到这一事实。
二、力的概念
关于力的概念,乌申斯基可能更侧重于其在生理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力的概念的相关章节中,他可能会提到力是推动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原因,是生命活动和非生命现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理学对力的深入研究,乌申斯基可能会引用或接受当时科学界对力的理解,即将力视为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物质和力的关系
在乌申斯基的论述中,物质和力是紧密相连的,力是改变物质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质运动的原因。任何运动都必须以物质和力为前提,力是推动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力量,而物质则是力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在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物质和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学过程中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以这些观点为基础,在教育方法上,与其经验结合,他提出了以下见解:
强调直观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通过感知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者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在感知能力上的差异,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通过训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感知敏锐度和准确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注重感知与情感的结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将感知与情感相结合,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四、教学中的应用
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强调,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的和生理的现象领域内实现的。因此,他要求教师了解心理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规律,特别是与物质和力相关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从而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物质和力的原理,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学们,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到此结束。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分享,对乌申斯基的哲学观点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将这些理念融入到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下期再见!
(撰稿人:秦琦 审核人:李俊锋)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2024年8月18日青葱读书第二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