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认为阅读是一个长期坚持才有效果的东西,带来的效果也不是那种很明显但也确确实实让我的生活发生变化。我也会喜欢所读文章带给我的影响,坚持阅读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一期的读书交流会我们继续分享《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
【作者简介】凯兴斯泰纳历任中学教师、校长、督学,并任慕尼黑市教育局长25年。他在教育思想上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主张。主张与实践基本适应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培养大批生产上有技术、政治上服从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型劳动力的要求,因而获得皇家实用科学院第一奖。著作有《德意志青少年的公民教育》《学校组织的根本问题》《国家公民教育的概念》等。
【读书分享目录】
一、前言
凯兴斯泰纳认为当前德国教育界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师资的培训问题,应首先明确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果没有那将对师资培训没有任何的帮助。并且在这本书写完之后至少可以解决两个任务,这两个任务可以使教育者不断的完善自我。
二、教育者的一般生活方式
1.“教育者”一词的多种解释
凯兴斯泰纳对教育者的概念做了区分 分别是“教育学概念的教师”与“教育人的教师”。“教学的教师”是指渊博教育学理论知识的人。“教育人的教师”是指除知识外自身有良好教养且能教育他人的人。我们可以将其他领域里的卓越著作者称为之为各种“家”,如数学家,音乐家等等,但不能将这一思维贯彻到教育领域。因为教育领域所指向的任务是培育人,而非制造知识的容器,在凯兴斯泰纳看来,“教育人的教师”才真正触及到了教育者的灵魂。
2.隐匿的教育行为
隐匿的教育行为是教育者灵魂的基本特征。其中有一部分人他是乐于影响他人的意愿,但是有一部分人他是属于完全不同于社会性意愿的另一种意愿类型,其中一种是抱着无私的态度去教育人,而另一种即是完全出于利己意愿,为自己或某一集团造就一批得心应手的工具。当然凯兴斯泰纳是其中的第一种。他认为教育者就应该有着无私的爱,有着同情与爱心的态度对待学生。
3.典型的生活形式
其中的“社会的生活形式”。其中和前面我们所阅读到过的职业教育的伦理化教育是一样的。而在典型的生活形式中,凯兴斯泰纳。想要的是。教育者应该及时的探知每一个人从内在的因素决定适合于干什么,从而干预对他适合发展的方向而培育。其中斯普朗格系统的提出了六种心理类型,分别是理论型,幻想型,宗教型,社会型,经济型,权力型。其中的“社会型”是以一种纯真的爱,一种和睦的情感,乐于助人和随时为他人牺牲的心理去表达对活着的人的爱。这一点,和凯兴斯泰纳的观点是一致的。
4.以裴斯泰洛齐精神为原则的社会生活形式
在这一小节中,裴斯泰洛奇和凯兴斯泰纳都认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在这一次的阅读分享中,其实从头到尾都贯彻到了“真正的源泉,是对人类的爱”他认为如果教育者灵魂的本质不是产生于对人的爱,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5.准确地确定教育者在社会型生活形式中的地位
他的地位是无疑最似于母亲的工作,我们要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母爱与性属之爱无任何关系,但是。母爱是充满着天性的混合体 教育者要有着同情的心理。其灵魂正以信仰,希望,爱与敬的形式移情于其学生的灵魂之中,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人的教师。
三、总结
在本次阅读中,凯兴斯泰纳主要的问题是“培养怎样的教师”。主要强调教育人的教师要有着“母亲”对“孩子”的爱而去对待学生。在凯兴斯泰纳看来,“教育人的教师”才真正触及到教育者的灵魂。
同学们,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到此结束。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分享,对《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一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 上一篇:焦裕禄精神课程开发工作坊第二期
- 下一篇:2024年4月6日青葱读书第十期